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蔡军教育思考笔记@教育日常生活批判

基于民间 基于对话 基于成长

 
 
 

日志

 
 
关于我

任职于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三尺讲台十多载,为什么我的眼里总也会满含着泪水,那是对教育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蔡军听课手记四  

2012-10-24 15:08:43|  分类: 我的课堂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蔡军听课手记四

只想说是什么,不想说为什么

今年的轮岗交流,学校交流进了四位教师,按照常规,一开学就得揭开这些教师的“神秘面纱”。可我还是按捺出了自己,一来是出自于对这四位教师的信任,她们四位都是学校“一见钟情的。二来是一种等待,新来的老师需要给他们一些时间,适应新的学生、新的班级、新的课堂。

过了国庆长假,我首先走进了ZZQ老师的课堂。这是一节中规中矩的语文课,与我曾经历过的语文课没有多大的差异(不知北环中学的语文课堂何时才能破冰呀?)。

倒是课堂中出现的这样一个情景,让我颇有些感触:

师:呈现问题……

生:思考后回答……

师:追问为什么……

生:我只想说是什么,不想说为什么……

我和Z老师不约而同地都笑了,因为是这位孩子的率真和勇敢(这位孩子整节课不断在举手、回答)。笑过以后,让我想起了很多的课堂中、试卷上,孩子们对于一些问题深度的理解往往也都会出现今天课堂中这位孩子的困难或困惑,反映出了孩子的思维品质不高的现象。

我曾经对于几十堂常态课中的课堂提问进行了记录(直至今天,我在听课中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的课堂提问),多数的课堂提问都是相关知识的再现,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这些课堂提问一旦呈现,课堂中往往会立即出现一片高高举起的小手。而一旦出现Z老师课堂中的那个情形时,课堂又往往会是一片寂静。

反思教学,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形,大凡还是我们老师的课堂提问出现了问题。教学中大量的课堂提问是随意的,没有很好思考问题的价值;是随机的,没有考虑提问的时机;是低层次的,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所谓问题,丝毫没有思考过提问对孩子学习的促进作用;甚至于是一种惩戒性的,提问完全是为了给没有专注于课堂的孩子的一种警醒……当孩子习惯于这样的课堂提问中,想要提升思维品质,就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了。“只想说是什么,不想说为什么”的一种真实表白也就不难理解了。

课堂提问大量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但我们的课堂提问能对于促进孩子的学习有多大价值,却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实践。

 

 

                                

 

 

 

 

 

 

 

 

 

  评论这张
 
阅读(8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