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蔡军教育思考笔记@教育日常生活批判

基于民间 基于对话 基于成长

 
 
 

日志

 
 
关于我

任职于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三尺讲台十多载,为什么我的眼里总也会满含着泪水,那是对教育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培植教育变革的内生长力  

2011-04-05 21:51:44|  分类: 我的阅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常州市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的理念与行动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 丁伟明

(在201011首届基础教育论坛暨全国基础教育协作体交流会上的讲话)

针对长期以来学校发展主要靠外力制动,学校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为提升教育内涵,加快教育发展,我市于2003年提出了学校主动发展战略,今天围绕这一主题,我想谈四个问题:一是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二是学校主动发展战略的内涵,三是主要推进举措,四是初步成效。

一、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的背景

(一)基于对现实的反思

1.新课程实验呼唤学校主动变革

2002年,我市全面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越来越发现,虽然我们进行了强有力的发动,但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还缺乏一种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内在支持,缺少一种内在动力;而缺少这样的动力,课改必将难以持续行进,必将难以最终取得成功。我们深切地感到,课程改革需要学校主动应对,需要培植学校主动变革的文化。我们认为,“一个人的变化始于其内心世界的变化,一所学校的变化源于学校内部发生的变化,就像一棵树来自于一粒种子一样。”

2.现有的学校发展方式和内容存在弊端

进入新世纪,常州基础教育在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新形势下,面临着从外延扩展向内涵提升的转型任务。而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我们觉得,基础教育现有的发展方式存在局限,这种局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发展方式上,主要以自上而下、大规模、集体性的改革行为为主,缺乏学校内生式的变革;在发展的内容上以办学条件的完善、教学方法的探索、课程改革等单项推进为主,缺少以学校为整体变革单位的制度创新和文化建设等深层次变革。提出学校主动发展战略,正是出于克服这一弊端,突破学校内涵发展和快速发展的瓶颈。

3.教育行政职能有待转变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发现,教育的行政现有职能和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需要,比如,教育行政对学校管得过多、过死,在管理内容方面事务性的管理较多,对学校发展的引导和服务显得能力不足,出现逆专业化现象。鉴于此,我们想通过倡导学校主动发展,在强化学校主动发展意识和能力的同时,转变和优化教育行政职能。

(二)基于对学校性质的认识

1.主动发展是学校组织应有的特性

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它一旦建立,就具有维持其自身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和保守性,但从应然状态说,学校组织本身应该具有创造性和发展性。彼得·圣洁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指出:“学校需要适应环境,但它还必须成为社会中一个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因素。因为与其他任何组织相比,学校更多地代表着未来。”这就是说,学校应该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然而,现实中学校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用富兰的话说,“迄今为止,学校是一个更为保守的机构,而不是一种促进变革的革命性力量。”应该说,学校不仅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也应该是一个发展性组织。

2.学校主动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促进人的主动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是“两全一主动”,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而要促进人的主动发展,学校就必须主动发展,因为,只有主动发展的学校才能培养出培养出具有主动发展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为,学校主动发展是以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学校主动发展必然促进师生的主动发展

(三)基于对学校主动发展可行性的判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正朝着“以校为本”的方向转变,校本发展已成为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基本策略。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在积极转变职能,通过校长负责制等措施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发展空间,引导学校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形成教育特色,改变千校一面的传统格局。这些,为学校的主动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二、学校主动发展战略的内涵

(一)主动发展是我们倡导一种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主动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其内涵相当丰富,在这里我想谈以下几个观点。

1.主动发展是发展意识的唤醒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意识,二是唤醒。意识是人的能量来源,人们常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些说法就是表明,人的意识蕴含着巨大能量。人的意识有待于唤醒,而唤醒就是一种发展,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唤醒的过程,一个激发社会大多数成员创造性力量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看成是一个由规划者和学者从外部解决问题的过程。”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就是唤醒学校和师生的发展意识。学校有了发展意识,就会积极谋划自身发展策略和方法,就会不失时机地捕捉各种发展机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就会想方设法开掘和积聚各种变革力量来促进学校发展。

2.主动发展是主体精神的弘扬

学校主动发展,意味着学校是教育变革和发展的主体,师生是学校变革和发展的主人;意味着学校对自身力量的认可,对人的力量的认可。有了这种主体精神,学校就不会完全按照上级指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消极适应社会变革,就会把发展看作是自己的事,就会有变革的勇气和胆略,从而在如今这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时代主动选择自己的变革方向和策略。有了这种主体精神,教师就不会消极、被动地应对教育变革,就会重新审视自己与教育、与学生成长、与学校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就会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进而主动承担起变革的责任,积极地参与变革,领导变革;就会勃发出巨大的创造激情和创造活力。有了这种主体精神,学生就会充满阳光和朝气,就会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进而形成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主体性人格。

3.主动发展是学校责任的回归

当今,学校教育越来越居于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与学校所承担的责任有着重要的关系。学校的责任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学校承担着促进人类进化的责任。著名的教育家迈克尔·富兰曾说:“在人类发展的进化链上学校系统将证明是一个验证进步或倒退的主要领域。”可以说,学校决定着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学校,人类就有什么样的未来。二是学校承担着引领社会变革的责任。我们一般认为,学校要适应社会的变革,其实学校,即使是中小学,也应该引领社会变革,学校应通过培养未来公民,通过建设先进文化来引领社会变革。三是学校承担着提升学生个体生命质量的责任。教育是与生命打交道的事业,而生命最为珍贵,学校必须致力于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生命质量。作为现代学校,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些责任,而要履行这些责任,我们不得不主动发展。

4.主动发展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思维方式决定着思维的方向、形式和框架,进而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可以说,思维方式决定着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首先,学校主动发展,要求学校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从单纯立足“现在”转向既立足“现在”又面向“未来”。主动发展的学校坚信:“未来不是等着我们去的地方,而是我们创造的地方。”主动发展的学校积极规划“未来”并用“未来”引领“现在”的发展,用面向未来的发展愿景和目标引领学校现在的发展。其次,学校主动发展,要求学校从单向思维向整体性思维转变。过去,教育变革很少从学校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往往侧重某一方面,使变革呈现出单一、零碎的状态。这是单向思维的使然。现在,我们要求学校制订发展规划,就是引导学校确立整体的思维方式,用生态的视角,整体策划、实施学校变革。

5.主动发展是个性化发展

当今学校之所以趋同化、同质化,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的变革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外力推动。这种外源性变革的结果,不仅学校缺乏发展活力,而且学校变革的意图、甚至变革的方案也来自外部,这一变革模式必然造成千校一面的现象。学校主动发展是基于校本的发展,要求学校在全面分析本校的历史与现状、优势与劣势以及校外的发展环境基础上确立自己的教育哲学、制订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发展策略,并在此过程中,把握和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盘活和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创造性的实施学校发展方案。如此,学校发展必然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必然呈现出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局面。

6.主动发展是创新性的变革实践

主动发展不能只停留在意识和情意层面,不能只停留在思维王国里,学校主动发展也是学校创新性的变革实践。学校主动发展是一种探索的过程,要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是一种立足学校实际、贯穿于学校实践并以改变学校实践为指向的变革过程。学校主动发展意味着学校办学实践的创新与转型。这种创新和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动发展是学校建设的创新,即从重视物质建设转向重视文化建设;从重视硬件建设转向重视内涵建设。主动发展是教育行政管理实践的转型,从外控管理走向校本管理;从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主动发展是学校管理实践的创新,是从事务管理转向战略管理;从权力管理转向民主管理。主动发展是学校教学实践的创新,是从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主动精神的培育;从重视认知发展转向重视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是教师发展方式的创新,是从重视教师发展的外力驱动转向重视教师发展的内力勃发;从重视发展教师知识素养走向重视发展教师综合素养。我们力求通过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实现这些转型。

(二)主动发展又是我们推进的一项系统工程

学校主动发展是我们倡导的一种发展理念,也是我们推进的系统的战略工程,这项工程以学校制订和实施三年发展规划为主要载体,以勃发学校改革和发展活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促进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为主要目标。在推进这一工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三、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举措

(一)制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

在推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把制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通过制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来激活学校发展意识,集聚方方面面的变革力量,整体设计变革思路。我们特别强调,规划必须注重两点。

1.强调规划的过程价值

制订规划的目的不只是绘制一张教育发展蓝图,实施规划也不是按图施工,我们强调,要充分发挥规划的过程价值。我们强调,把规划作为转变校长领导方式的过程。在规划的过程中,校长需要系统策划学校未来发展愿景、目标、思路和举措,由此,校长的管理必须从“行政事务型”转向“发展策划型”,必须从管理走向领导。在规划的过程中,校长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赢得教师的内在支持,集聚方方面面的智慧,由此,校长的管理方式必须是人性化和民主型的。我们强调把规划当作集聚变革力量的过程。规划绝不是少数人的事,规划需要群策群力,需要激活学校各层面的变革主体。规划需要建立共同发展愿景,而共同愿景是凝聚人心和催人奋进的动力。可以说,规划是充分勃发学校发展内力的过程。同时,规划还借助于外部智力资源,还需要获得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因此,规划也是寻找外力支持的过程。我们强调把规划当作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找到发展的参照系,需要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学校的历史与现状,需要了解现代学校变革途径和策略,这些离不开学习与研究,没有学习与研究做不好规划,因此形成规划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了解自己学习学校变革理论,在研究学校现状,研究现代学校基本走向的基础上,研究本校如何发展。规划的过程价值远不止这些,我市原局长韩涛同志曾专门撰文发表在《人民教育》2005年第18期上,在此,就不再赘述。规划的过程价值极其丰富,也只有充分发挥规划的过程价值,规划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强调规划应突出主动发展的特质

我们强调,作为主动发展的规划应该体现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反映在四个重要环节上(《中国教育报》,0719日,《学校发展,掌控主动权》):一是主动认识。总的来说,人与世界的关系表现为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动认识是主动发展的前提。学校只有充分认识影响学校发展的各种因素,才能正确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认识的对象包括诸多方面。从时间的纬度看,包括认识学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认识过去,就是分析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从传统和历史中提炼出有益于发展的精神财富。认识现在,就是认识学校发展的人力基础、物力基础和文化基础,以便正确地面对和规划“将来”。认识将来,就是通过科学地预期学校“将来”,设计“将来”,并用“将来”引领“现在”的发展。从空间纬度看,包括认识本校、认识他校和认识家庭、社区、社会。认识他校,特别是同类型的他校,有助于借他校之长补自己之短;认识家庭和社会,有助于了解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需求,有利于了解环境对学校教育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二是主动设计。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行为,一个主动发展的规划离不开设计,这里的设计有不同层次的设计,既包括学校发展的整体设计,又包括学校各个方面的设计。设计的主体而言,包括学校全体师生。学校主动发展的设计必须反映变革,体现创造性。为此,我市已经连续开展三届学校主动发展创意项目设计评选活动,以此支撑学校发展规划的创造性设计和实施。

三是主动实践。主动不能只停留在意识和思维王国里,主动发展不是“纸上谈兵”,“述而不作”,必须落实在主动实践上。判断一所学校是否在主动发展,最重要的不是看该校是否制订了完善的发展规划,而是看它是否有主动变革和发展学校的实践。

四是主动评估。评估是制订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必要环节,自觉地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是学校主动发展的又一重要表现。评估从时间上看,主要包括规划论证、中期评估、总结性评估;从评估主体看,主要包括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自我评估比较便利,但自我评估难免受自己视野限制,为保障学校发展的科学性,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在倡导学校自我评估的同时,市教育局精心组织外部评估工作,目前,我市正在组织直属学校第二轮学校主动发展规划总结性评估工作。

(二)加强学校主动发展的能力建设

要实现学校主动发展,必须提升校长、教育行政人员及教师的能力。为此,我们委托上海教科院分别举办了现代学校制度校长和教育行政人员研修班。通过培训丰富校长和教育行政人员学校变革理论和现代学校管理知识。与此同时,我们在市局层面上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教师主动发展,提升教师发展能力。如,我们根据教师成长规律,设立了“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的依次递进的五级台阶。这种“教师成长阶梯”使每一发展阶段的教师都有专业提高的奋斗目标,克服了职称评定终身制引起的职业倦怠,成为我市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兴奋点。

(三)优化学校主动发展的政策环境

学校主动发展需要营造支持性的政策环境。为全面优化学校主动发展环境,我们于04年颁发了《关于印发“常州市教育局行政主动服务学校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教育行政人员加强学习和调研,强化服务意识,减轻基层学校负担,转变行政职能。同时,我们还出台了《常州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工作规程》。“规程”从领导职责、决策机制、依法行政、行政监督、会议制度、公文运转、作风纪律等方面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进行了明确规定,进一步明晰了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各自职能和职责,理顺了政校关系,放大了学校自主权。比如,我们将原来对学校工作的分条块检查,合并为一项综合检查,以减轻对学校日常工作的干预,减轻学校负担。

(四)建立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组织保障

为有效推进学校主动发展,我市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学校主动发展指导委员会。由该机构负责学校发展规划的启动和评估工作。同时,我市建立了一系列推进的机制,如评价激励,召开现场推进会,开展学校发展创意项目评比等。

(五)强化学校主动发展的科研支撑

如何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学校如何主动发展?需要科研支撑。我们成立了学校主动发展课题组,研究区域如何推进学校主动发展,学校如何变革。同时,我们与高校合作,引进科研项目,开展“基于科研项目引领的学校主动变革研究”。比如,我们引进了华东师大叶澜教授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研究项目。该项目涉及学校整体变革研究,主要目标是建立21世纪新型学校和改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因此,对我市促进学校主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市共有16所学校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项目。

四、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的初步成效

(一)催生了学校文化建设

富兰指出,“完成一场那深刻的、持久的变革,最为重要的就是‘重塑’学校文化”。学校主动发展与文化建设有着本质的联系,对学校来说,主动发展的空间不在硬件上,而是在内涵上,是在文化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主动发展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在推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过程中,我市各校都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以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从文化建设中汲取学校变革的力量。在这方面,我市北环中学就是一个典型。这所学校地处老小区,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五年前,这所学校质量低下,教师人心涣散,大量学区内学生到市区其它初中择校。面对这一困境,在全市推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背景下,学校针对其人心不和的现状,基于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把建设“和”文化作为学校发展战略,作为推进学校发展的主要抓手。从培植和合精神、实施人和之政、建设和乐校园、打造和合团队入手,提出扶弱共进的教师发展策略。通过几年努力,学校一跃而起,成为内涵丰富、特色显著、质量上乘的优质学校。为此,《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目前,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学校络绎不绝,仅今年就达160批次。从这所学校的发展,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看到了学校主动发展的力量。

在此,我还想介绍一下我市第二实验小学。他们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在学校主动发展过程中,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为指向,把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教育领域来开发,把班级建设、学生活动放在与学科教学同等地位来予以重视。通过多年的探索,该校形成了《不同年段学生年龄特点、成长问题、发展潜能和活动建议》,构建了基于学生生命成长需要的“七彩童年”系列活动体系。最近,该校集近几年开展的班队和晨会研究成果,汇集出版了系列丛书——《新晨会》。书中呈现了该校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遵循与班队活动整合融通的原则,系统设计晨会的十大主题教育系列。从这所学校,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寻常的学校教育实践样态,看到了文化育人的魅力,看到了深厚的教育内涵,看到了学校主动发展所释放出的活力。

(二)变革了学校管理

学校主动发展需要管理变革作为保障,没有管理变革,学校主动发展必将成为一句空话。在学校主动发展过程中,管理变革成为我市各校变革的重要内容。如我市第一中学为适应学校主动发展的需要,充分尊重广大师生主人翁的地位,确立了“从民主管理到共同管理”的管理理念,把学校管理的主体从校务会、教代会扩大为学校的全体成员,让学校的每个人都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学校采用各种途径听取师生意见,积极搭建共同管理的各种平台,此举放大了学校的领导力,激活全校师生发展学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里,我还想谈谈我市局前街小学。该校是百年老校,也是一所名校。在全市推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背景下,该校在高位发展的态势下积极寻找发展的新起点、新目标,不断超越自我。近年来,该校积极借鉴“新基础教育”理论,在学校管理变革上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他们针对原有管理制度结构不完整、分布不均衡、形式不规范、内容不合适宜等现状,遵循“从控制转向引导”的价值取向系统变革了学校制度,使制度更加具有整体性、导向性和激励性。不仅如此,该校建立了“制度形成与更新”的机制,使制度根据学校发展形势不断创新,并向常规转化,形成了制度创新与常规保证之间的良性互动与转化的局面。与制度变革呼应,该校力求克服学校科层制管理结构对学校发展的不利影响,积极探索组织变革,实现学校管理从垂直走向扁平。他们在对学校的原有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提升原有组织功能的同时,积极建立非行政性组织,如将企业的项目管理引进学校,成立各种项目管理组,使学校管理更加凸显专业化特征。组织变革,在提高管理效能的同时,使学校发展动力不断内化,为学校主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三)彰显了学校发展特色学校主动发展的结果必然是特色发展。各校在制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其首要工作是,立足本校实际,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并落实办学理念的过程中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我市第二中学,基于本校历史传统和办学实际提出“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理念,并根据这一办学理念系统开展课程建设,培育学校文化,形成了体现人文特色、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和文化育人氛围。我市实验小学提出了分享教育的办学理念,把学会分享作为全校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目标。他们成立了“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的课题,该课题先后被确立为省和国家级课题。该校通过开展该课题的研究不断解读和发掘分享教育的内涵,不断将分享教育理念向课堂、向课程、向学生活动进行渗透,积极营造分享文化,使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精神追求,成为学校主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分享教育也因此成为学校教育的靓丽特色。

(四)改进了对办学业绩的评价

在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过程中,我市教育行政部门积极践行发展性评价理念,把各校制定规划和实施规划情况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依据,把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学校有无积极、科学地探索本校发展过程,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多大发展。这种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公正,增强了各中小学尤其是薄弱学校办好学校的积极性。

(五)优化了教育行政职能

实施学校主动发展战略以来,教育行政人员了解学校、研究学校、服务学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一步优化。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正在由对学校直接具体管理转变为间接宏观管理;由人治管理转变为依法行政;由对学校约束管治转变为对学校主动发展提供引导和服务。

 

  评论这张
 
阅读(152)|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